7月19日,從成都海關獲悉,今年上半年,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4906.6億元,規模位列全國第八,同比增長8.9%,增速高出全國2.8個百分點,創歷史同期新高。其中,出口2919.9億元、增長0.8%;進口1986.7億元、增長23.5%。
今年以來,四川外貿回暖向好態勢明顯,進出口規模逐季抬升。據統計,第一季度與第二季度分別實現進出口2401億元、2505.6億元,同比增長7.2%、10.6%,半年間的外貿規模也來到歷史同期最高位,且以進口表現尤為亮眼,同比增長23.5%,增速在外貿前十省份中排名第一。
分析“新高”內在原因,四川外貿再創佳績亦有跡可循。表現在外貿經營主體上,發展活力持續提升,上半年四川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經營主體增加797家。其中,民營企業占比接近9成,實現進出口2126億元、增長1.6%,占同期四川外貿總值的43.3%。同期,外資企業實現進出口2461.7億元,增長19.7%。
表現在重點貿易伙伴上,國際市場持續拓展。上半年,四川對前三大貿易伙伴東盟、美國、歐盟分別實現進出口1084億元、885.2億元、781.2億元,增長35.3%、21.2%、23.1%,合計占56.1%。在新興市場同樣保持快速增長,對非洲、中亞進出口分別增長33.9%、19.6%。同期,對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進出口2223.6億元,增長17.1%。
表現在省內區域發展上,四川各地市州“活力”涌現。其中,成都作為領軍者,外貿顯著回升,在大基數的基礎上,成都實現進出口3925.6億元、增長9.2%,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80%,對同期四川外貿整體增長貢獻率達82.8%。同時,綿陽、瀘州、德陽等市進出口規模均超百億元,且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,發展態勢良好。
四川作為內陸開放高地,開放資源出類拔萃,通過統計數據可以發現,四川有多種產品、多種品類保持著全國領先地位。
在出口方面,上半年,四川筆記本電腦、集成電路、平板電腦出口值分別位列全國第三、第五、第一;特色產品中,四川魚油出口位列全國第一,檸檬、魚子醬、白酒出口均位列全國第二。隨著四川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,不斷推動外貿產業提質升級,電動汽車、高端裝備、高值醫用耗材分別出口50.4億元、16.3億元、2.9億元,增長22.6%、4.3%、16.5%。
在進口方面,自去年12月以來,四川進口已連續7個月保持增長,其中6個月增速達到兩位數。上半年,四川進口機電產品1548.5億元,增長41.4%,占進口總值的77.9%。其中,集成電路、電腦及零配件進口分別增長34.7%、1.6倍。同期,金屬礦及礦砂、能源產品、糧食進口分別增長47.5%、26.3%、9.9%;消費品進口增長75.6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