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國一季度外貿出口數據正式出爐,再次展示了中國經濟在全球市場上的強勁韌性和競爭力。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了9.89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4.8%。其中,出口5.65萬億元,同比增長8.4%,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我國外貿出口的穩定增長,也為全年外貿促穩提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從具體數據來看,中國外貿出口在一季度表現出色。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,今年1月份,受春節假期影響,進出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,但隨著國內疫情平穩轉段和復工復產的加快推進,2月起進出口開始“由負轉正”,并在3月進一步提升至15.5%的同比增速。這一逐月向好的態勢,不僅反映了我國外貿出口的強勁動力,也體現了廣大外貿企業充分發揮活力、積極抓訂單、拓市場的努力。
一季度外貿出口數據的亮點之一是機電及高新技術產品的亮眼表現。特別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“新三樣”——電動載人汽車、鋰電池、太陽能電池,成為了出口的新爆款。據統計,一季度電動載人汽車出口647.5億元,增長了122.3%,增速在“新三樣”中最快,同時占我國汽車出口的比重也提升了5.1個百分點。這些高技術含量、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增長,不僅提升了我國外貿的整體競爭力,也為我國外貿出口注入了新的動能。
除了機電及高新技術產品,我國對新興市場的出口也表現不俗。一季度,我國對東盟、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了16.1%、11.7%和14.1%,規模合計占比提升2.4個百分點,達到了28.4%。這表明,我國外貿出口正在逐步多元化,不再過度依賴某一特定市場,而是積極開拓新興市場,降低市場風險。
此外,民營企業在外貿出口中的表現也值得關注。一季度,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同比增加了5.9%,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高于整體,規模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繼續保持在一半以上。民營企業的靈活性和創新精神,為外貿出口提供了新的增長點,也為我國外貿穩規模、優結構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展望未來,盡管全球通脹高企、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以及地緣政治等風險仍然存在,但我國經濟韌性強、潛力大、活力足,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。隨著外貿政策的不斷優化和外貿企業的持續創新,我們有理由相信,中國外貿出口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,為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。
綜上所述,中國一季度外貿出口數據展現出了強勁韌性和競爭力,不僅為全年外貿促穩提質打下了堅實基礎,也為我國外貿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。未來,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外貿出口在全球市場上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。